粗糙度儀測針材質與形狀選擇方案
1. 材質選擇
測針材質需兼顧硬度、耐磨性及與被測材料的兼容性,常見選項包括:
金剛石:硬度最高,耐磨性極佳,適合高精度測量及硬質材料(如淬火鋼、陶瓷),但成本較高。
紅寶石:硬度次于金剛石,耐磨性好,適用于大多數金屬材料(如鋁、銅),性價比較高。
碳化鎢:經濟實用,適合中低硬度材料或頻繁檢測場景,但長期使用可能需更換。
選擇依據:優先根據被測材料硬度匹配,硬材料選金剛石,軟材料(如塑料)可選紅寶石或碳化鎢,避免劃傷樣品。
2. 形狀選擇
測針形狀影響接觸精度與適應性,主要分兩類:
錐形針尖(60°或90°圓錐):通用性強,適合大多數表面輪廓測量,尖銳角度可探測細微溝槽。
球形針尖(半徑2μm~5μm):減少接觸應力,適用于軟材料或高精度拋光表面,避免劃痕。
選擇依據:細微特征(如粗糙紋路)選錐形針;軟材料或高光潔度表面選球形針,半徑需小于被測輪廓波距的1/10。
總結:結合材料硬度、測量精度需求及成本,金剛石錐形針為高精度首選,紅寶石或碳化鎢球形針適合軟質或特殊表面。實際應用中需定期檢查測針磨損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